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碾碎了无数帝王将相的雄心壮志和王朝更迭的纸醉金迷,悠然岁月逐渐湮灭,铁马倥偬的铁骨信念依然能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熊熊燃起。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出马革裹尸的战争原貌,更多的是在诗句中感叹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的处境,感悟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气,从各类影视资料中重温从前的那些峥嵘岁月,学习风吹不折的民族脊梁,汲取奋斗力量。
国庆佳节假期期间,我再次跟随《太行山上》这部电影,重温八路军在太行山根据地英勇奋战的场景,先辈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
太行连绵、石壁陡峭、烽火台摇摇欲坠,战局焦灼,硝烟战火遮天蔽日,“仗越打越难,我们不知道会不会胜利,但是每次战役时还是会决然冲锋,我们背后就是中国,就是人民,我们无路可退也不能退”,抗日老兵如是说。左权将军为了国家,不能与家人相见,以致身死之后,左将军的孩子只能见到父亲一张手迹。少时观影,左权将军手握作战图,疲惫到坐在椅子上不知觉睡去,窗外炮声隆隆不歇,屋内将军即使是睡梦中也眉头紧蹙的睡颜,一静一动,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如今,这一幕仿佛穿越时空与我对话,让我在感慨“敌军围困千万重”的艰难险阻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定神闲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平弥足珍贵。平型关大捷,兵力单薄,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我军与日寇近身肉搏,在正面战场接连失败时撕开了日寇鼓吹的不可战胜的假象,这是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日最伟大的胜利,也是给亿万万军民有力的强心剂。朱德总司令的演讲慷慨激昂,“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胜利后战士们不约而同“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呐喊更是响彻山岗,随风吹到每一寸神州大地,每一位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都应该被铭记,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被热血儿女的铮铮铁骨击退,受到正义的惩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巍巍太行,见证了八路军的血泪艰辛,也见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八路军奋不顾身拯救被俘百姓,村民参加抗战,甚至老弱病残都积极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军民一心抵御侵略者。密集的子弹、纷飞的炮火、滚滚的硝烟、殷殷的鲜血与战区军民的同仇敌忾相互辉映。年迈的母亲送儿,新婚的妻子送夫,尽管担心,她们还是微笑着送亲人上战场。村民面对敌人血光闪闪的刺刀也不为苟且偷生向日军泄密,战士们不惜代价抛头颅、洒热血保护群众转移,临终前的一封家书写不尽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华夏儿女越过荆棘、跋涉戈壁,依旧无法忘怀创痛心扉的残酷厮杀,太行山上先烈们的血迹在经年累月的时光洗礼中逐渐风化,他们不朽的生命却在历史的长廊中升腾。如今战争止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传承“天下大同”的理念,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是他们留给中华儿女的希望和遗赠,他们践行宗旨、不负人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精神品格,蕴藏着无形的激励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缅怀革命先烈,学习英雄模范。我们当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赓续红色基因、凝聚磅礴力量、弘扬时代精神,将个人小梦与实现国家大梦相结合,将加强自身修养与勤勉履职相结合,坚定理想信念、激荡奋斗之力,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