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在金凤区人民法院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已悄然落幕。这段经历,宛如一场富有新意又充满挑战的法治之旅,让我从法学理论的殿堂迈向了法律实务的广阔天地。在这里,我收获了专业知识,也在实践的磨砺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更加领悟到司法工作背后那份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意义。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学校里的学习更多停留在课本与案例分析中,对法律实务的认知始终隔着一层朦胧的面纱。进入法院实习的第一天,庄严的国徽、忙碌的法官、堆积如山的卷宗,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司法工作的分量,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例如,课堂上学习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纠纷中如何落地?当一方当事人主张“口头约定”却缺乏证据时,法官如何权衡举证责任分配?这些问题让我明白,法律条文是构筑法治社会的“骨架”,而实践中不断积累、提炼出的经验与智慧才是“血肉”。
进入法院实习前,我对书记员的印象仅停留在“庭审记录员”的层面,甚至曾以为这是一份机械重复的工作。然而,在金凤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实习的三个月里,我深刻体会到,书记员肩负着审判辅助工作的重任,是司法公正的守护者,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庭审记录到卷宗归档,从文书送达到数据录入,每一个环节的严谨性都直接影响案件质量和司法效率。实习中,我的工作主要包括整理卷宗、旁听庭审、协助调解等,看似琐碎的工作却处处是学问。卷宗整理工作繁琐重要且十分考验耐心,从证据材料到庭审笔录,每份文件的时间线、逻辑链必须严丝合缝,需要我仔细核对每一份文件的信息,确保其准确无误。通过整理卷宗,我了解到案件从立案到审结的全过程,也学会了如何从庞杂的材料中快速提炼关键事实,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文书校对工作则需要更高的专注力和责任心,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可能影响文书的权威性,在校对过程中我逐字逐句检查文书内容,学会了运用法治思维分析案情,初步掌握了各类文书的撰写技巧。
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与了旁听庭审,真正的庭审现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和威严,让我对民事诉讼的程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庭审中,当事人情绪较为激动,但法官始终严格遵循法定审理程序,有序推进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同时以严谨的审判态度和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适时引导双方理性沟通,最终和谐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这一过程让我深受触动,法官们不仅要以过硬本领作出公正裁决,还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解“法结”更解“心结”。
三个月的光阴,说长,它不过是漫漫人生旅途中的短暂乐章;说短,却又足以在我心中镌刻下难以磨灭的温暖印记。很幸运,我遇到了一群无比可爱的人,民二庭的各位法院干警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他们如同春日里的微风,拂去我面对陌生环境时的紧张与不安,他们以极大的耐心给予我指导,让我在实践中逐渐找到方向。
这段从“象牙塔”走向“实战现场”的宝贵经验,不仅为我的大学学习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我心中种下了追求公平正义的种子,也坚定了我成为一名法律人的决心。法律人的成长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法条中探寻真理,在纷繁复杂的案例中锤炼思维。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我会将这段实习所获得的经验与感悟,化作我前行的力量,以更加谦逊的姿态,不断汲取知识和实践的养分,持续自我提升,书写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