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桂红一行以“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来到金凤区人民法院西湖人民法庭,就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相关情况进行调研指导。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金凤区法院及西湖法庭2024年1至4月的整体质效指标简要介绍后,详细了解了西湖法庭的案件受理及非诉纠纷解决、推进诉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进展情况,西湖法庭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及“万万争优”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审判实务工作中的不足。调研组充分肯定法庭各项工作,就一些典型类案矛盾化解经验与法庭法官分享交流,对法庭工作再上新台阶、再拓新境界提出新期望新要求。
调研组指出,西湖法庭主动延伸司法服务,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在推动诉源治理工作上有落实、有创新、有成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形成社会调解优先的工作局面,搭建“+法庭”大调解平台,形成“司法服务送出去、矛盾纠纷早化解”的良性局面,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能动履职、能动创新。

调研组强调,西湖法庭要做优做好“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始终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工作原则和“三个服务”功能定位,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提升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要求:
一是加深联动配合,坚持服务大局。要强化与基层治理组织的联动配合,建立双向预警机制,对社会影响大的类案纠纷,要做好风险防范预防工作。做细做实诉源治理工作,用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司法工作服务辖区基层社会治理。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司法效能。要强化数据意识,培养数据能力,注重对法庭工作各项工作质效指常态化会商,通过数据全面、整体把握法庭工作质效,动态发现问题短板,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强化理论赋能,激发内生动力。要夯实自身理论基础,要以理论学习促审判,重视对案例库的检索运用,形成稳定统一的裁判尺度。要以理论学习强“说理”,情理交融,以优秀裁判文书推动形成良好的司法教育效果,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四是细化创建工作,把握发展机遇。要进一步细化优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对标对照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创建实效。要认真研读学习最高院和高院就“枫桥式人民法庭”发表的系列理论文章,以理论引导创建工作,克难奋进,久久为功。